肺部磨玻璃结节如何看待 个体化治疗“中国方案”被受国际关注

来源:总台上海总站 | 2024年10月11日 16:43
总台上海总站 | 2024年10月11日 16:4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10月11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受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邀请,登上“哈佛讲坛”,作为访问教授开展早期肺癌诊治专题报告。在讲坛上他提出针对磨玻璃结节的“治愈窗口期”理念,即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愈时间点。据悉,这也是陈海泉继2021年受邀访问教授后,第二次在这所知名医院授课。

专家表示,在传统认知里,肺癌的高发人群聚焦“老年、男性、吸烟者”三大特点,不过团队通过研究数据发现,“年轻、女性、非吸烟人群”中,肺腺癌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且多为磨玻璃结节型(GGO)肺癌,这颠覆了肺癌传统流行病学的认知。基于这一特征,陈海泉团队开展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攻关研究,并创新性的提出“治愈窗口期”理念,让这类肺癌“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人生轨迹的情况下治愈”。此外,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有“特殊类型、特殊阶段”两个特点。“特殊类型”是指这类肺癌病理亚型特殊,具有非常长的惰性期。在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惰性期内,进展缓慢,期间患者仅需接受微创手术的处理,无需进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状态,五年乃至十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可达100%。“特殊阶段”则是指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并不是永远惰性,一旦进入进展期,则需要接受肺段乃至肺叶切除,并且需要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患者的治疗获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专家同时告诉记者,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肺部磨玻璃结节仿佛已成全民“第一焦虑”,但实际上临床发现直径在2cm以下、实性成分不超过25%的磨玻璃结节,完全没有必要焦虑,定期随访即可。

总监制:陈永庆

监制:胡姗姗 吴善阳

记者:王殿甲

编辑:张寄予

编辑:张寄予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肺部磨玻璃结节如何看待 个体化治疗“中国方案”被受国际关注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