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大课丨传播时代声音,开拓创新航程!复旦大学实践教育基地落户总台上海总站

来源:总台上海总站 | 2024年05月25日 08:43
总台上海总站 | 2024年05月25日 08:4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为落实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复旦大学签署的《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协议》和总台上海总站与复旦大学签署的《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书》相关内容,5月21日,总台上海总站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相关负责人在上海国际传媒港举行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打造媒体与高校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活动中,总台上海总站站长陈永庆介绍了上海总站作为总台第一个地方总站,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创造的多个“第一”:总台在京外第一个集影视、体育、科技等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传媒产业聚集区、全国第一家具备4k超高清电视节目信号转播能力的融媒影城、总台第一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他强调,总台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与复旦大学共同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新闻人才而努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对总台上海总站在推进思政大课现场教学工作中的支持表示感谢。她回顾了新闻学院与上海总站的合作历程,期望双方能够在部校共建的框架下不断拓展合作形态,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培训内容,总台上海总站站长陈永庆还以“奋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为主题,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多位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

互联网崛起背景下,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势在必行。陈永庆结合生动形象的实际案例,为学生深入解读总台如何努力走出一条新的融合传播之路:一是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向国际一流的原创视音频制作发布全媒体机构转变。成为了全世界体量最大、业务形态最多、覆盖最广的综合性国际传媒“航母”。二是从传统节目的自播模式向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例如总台成立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财经等新媒体平台,与汽车厂家合作的云听车载APP等,赋予传统媒体新的应用场景,创作出一批符合年轻一代需求的“爆款”优质内容。三是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8K+AI”战略布局转变,总台建立了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推出了包括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人工智能修复增强技术、三维菁彩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K超高清制播系统等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

课上,学生们踊跃进行互动交流,就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新闻学子的未来发展、媒体融合的项目重心、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方法等进行提问,陈永庆站长一一解答。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通过“以新鲁菜推动文化创新”等生动案例,强调内容生产是媒体行业的核心,创新和创意是吸引观众的关键,由此激励学生们在学习中要融会贯通,不断磨砺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并持续生产新的创意进而适应媒体的时代变革,以专业技能反哺社会。陈永庆鼓励同学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前沿科技,勇于探索未知领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还参观了总台在上海的“全媒体科创应用推广平台”展示,近距离了解总台上海总站的核心技术资源和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过程,沉浸式体验了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三维菁彩声、混合虚拟演播室等总台“5G+4K/8K+AI”全媒体领域自主创新的应用成果。复旦大学师生充分感受到总台近年来的发展成果,让“何以总台”的故事为青年学子们埋下心向总台的种子。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思政大课现场教学圆满结束。“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受众永远会青睐好的内容。所以我们要有创造、有巧思,不断打磨好的作品”,新闻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雨萌表示,通过此次现场教学,自己对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与创新转型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新闻学院2023级本科生舒昕怡也认为,此次现场教学让她切身感受到广播电视确实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这提醒着她“要注重日常积累与输出,因为这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只有发挥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在国家建设的伟业中绽放自己的光芒”。新闻学院2023级本科生叶宣驿亦深有感触,“新闻工作者惟有践行‘四力’,一以贯之地挖掘高质量新闻,方能将好故事传向四面八方。”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本次思政大课现场教学的所思所学化为动力,将新闻理想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总监制:陈永庆

监制:胡姗姗

记者:王殿甲

编辑:张寄予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思政大课丨传播时代声音,开拓创新航程!复旦大学实践教育基地落户总台上海总站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