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们可以自由地穿梭于他人的记忆之中,体验不同的生命故事,那又将会发现怎样的世界?1月16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资助、上海科技馆精心制作的公益科普微电影《记忆旅游》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报告厅首映。该片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主题,打开一扇通向记忆旅游的想象之门,探讨科技与记忆、人性和伦理之间复杂而引人深思的关系。
影片女主角李淘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脑科学家和科技创业者,她全心投入于自己创立的“记忆旅游”项目,试图开创人类体验记忆的全新方式。在“记忆旅游”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可能,可以透过爱人的记忆感受爱与被爱的情感纽带,或是通过宇航员的视角体验月球上的每一步。然而,在这场激动人心的创业之旅中,李淘淘遇到了神秘的投资者计潜,在他们俩的言语交锋中,计潜发现她所宣称的一切似乎并不是那样……电影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复杂多变的情节安排,呈现了一个融合科幻与哲学思考的故事,引发观众对科技、记忆、个人隐私和伦理问题的深刻思考。
计潜(右)与李淘淘(左)商洽“记忆旅游”项目
《记忆旅游》这个听起来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实际上背后得到了顶尖脑科学和脑机接口领域科学家的专业支持。这部电影的科学顾问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副所长陶虎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杨天明研究员,他们不仅深度参与了剧本的创作,还严格审查了影片中所有科技细节。这些细节包括脑机接口的工作原理、植入方式以及人类意识形成的机制等。
因此,剧中女主角李淘淘利用脑机接口技术来访问和体验他人记忆的构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现有科学研究和技术趋势之上的合理假设。也就是说,电影中所描绘的“时光机”不仅仅是幻想,而是一个可能在未来实现的人类科技梦想。
近年来,微电影和微短剧在年轻一代中备受欢迎。《记忆旅游》的上映代表了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在科技资源科普化领域的创新和努力,聚焦科技前沿的科普微电影不仅能为公众带来精彩的观影体验和广阔的科学视野,更能引导广大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更好地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支持科学、参与科学。
监制:杨静
策划:许梦可
记者:窦筠韵
编辑:张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