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4日,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以下简称《大彗星》)正式首演,该音乐剧在上海前滩31演艺中心登场,并将开启为期一个半月的驻演。
该剧以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为蓝本,以“行星与星轨”为视觉概念,将1812年莫斯科冬季的狂欢舞会和那个时代背景下众多鲜活而立体的角色人物以音乐剧的形式进行创新性、突破性呈现。音乐剧聚焦于《战争与和平》冲突最为激烈的第二卷第五部,1812年法俄战争之际,年轻热情的贵族少女娜塔莎步入莫斯科上流社会,在感情和命运的挫折中得到成长;与此同时,步入中年、颓废失意的贵族家庭私生子皮埃尔,面对心中尘封已久的理想屡屡退缩又不甘彻底放弃;帅气顽劣的阿纳托尔的出现,使两人命运的轨迹发生了改变。
2012年沉浸式音乐剧《大彗星》于纽约一家新锐艺术剧院初露端倪,2016年音乐、表演和舞美等方面的“进化版”登上百老汇舞台,隔年夺得“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场景设计奖、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和其他10个奖项提名。上海版《大彗星》的出现,超越过往演艺市场常见的原版引进、中文汉化等,而是由中国音乐剧团队与美国百老汇团队联手打造的国际制作版。在中方邀约美方百老汇的编剧、词作、曲作等原班核心主创加入的基础上,汇聚国际舞台剧行业内顶尖的舞美、灯光、音响等主创人才,大胆采用国内跨界时尚设计师操刀服饰,在上海、纽约两地同时招募唱跳俱佳的音乐剧演员,运用国际化的舞台创制模式,为亚洲的表演艺术舞台带来一部“来自百老汇、超越百老汇”的音乐剧作品。
此次在上海登陆亚洲的音乐剧《大彗星》是沿着国内音乐剧创制对接百老汇产业工序的道路之外,对“游戏规则”的重新定义。音乐剧《大彗星》出品人、上海大剧院总经理表示,“引进、汉化、原创”是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音乐剧行业的共识,这次《大彗星》努力尝试树立国内音乐剧创制的上海标准,即触达百老汇核心版权,选拔中方创制人才,面向世界组建班底,加强中外交流互鉴,以新机遇和新挑战促进国内音乐剧的新一次转型和探索。
监制:梁志玮
策划:许梦可
记者:张倩
编辑:张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