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又获国际建筑大奖 开馆两年共接待观众194万人次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12月19日 17:0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 | 2023年12月19日 17:0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近日,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颁布2023年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州分会(AIANYS)年度建筑大奖。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荣获国际项目类别卓越建筑大奖。该奖项创立于1968年,每年评选一次,在今年获奖的25个项目中,上海天文馆是唯一一个中国项目。

上海天文馆独特的建筑设计,来源于对轨道运动的形式化抽象,以“连接人与宇宙”为设计理念,将建筑之美与科普展示精妙结合。主建筑以优美的螺旋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独具特色的圆洞天窗、球幕影院和倒转穹顶构成天文馆内部空间的“三体”结构。更巧妙的是,圆洞天窗、球幕影院及不远处的滴水湖,三者之间的位置恰如月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大型天文仪器,隐藏着光影的密码,记录着时间的流淌,也成为了上海天文馆最大的一件展品。在这里,观众可以成为“追光者”,通过球幕影院以外的光环盈亏、圆洞天窗之下的光线迁转,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四季的变化。

每逢夏至,球幕影院下方的公共空间都会上演光影大秀,当正午的阳光沿着球体投向地面时,它的光环会与大理石砖面重合,描摹出时间的轮廓,形成一道完整的光环。

为营造最佳宇宙沉浸感,整个天文馆的混凝土和钢结构几乎都采用不规则形状,流畅的弧线宛如恒星的运动轨迹。它在建设过程中也攻克多项空间结构技术难题,如建成国内罕见的悬挑长度36米、最大宽度61米建筑钢结构空间,“悬浮”于混凝土壳体上方外径30米、内径23米的球幕影院,仅少量点支撑的200多米长旋转步道以及直径40米的倒转穹顶等。16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助力建设团队最终顺利实现了建筑结构、功能与形态的完美融合。

自2021年7月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194万人次,成为鼓励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的重要科普场馆。

监制:吴琼

策划:许梦可

记者:窦筠韵

编辑:张莫怡

编辑:张莫怡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上海天文馆又获国际建筑大奖 开馆两年共接待观众194万人次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