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12月5日举行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文化延时服务推进大会获悉,浦东新区深化公共文化延时服务的全新版本推出八条重要举措。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将提供日均12小时、全年无休的延时服务。
据了解,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从2020年开始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文化主管部门走访了很多社区文化中心,聆听了很多管理人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发现文化中心夜间服务和内容创新需求很大、呼声很高。以往场馆五点准时闭馆,但很多人还没下班;而且吸引人群基本是“一老一小”,活动形式不新潮。为了改善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浦东开始试点文化延时服务。并出台相关延时服务试点指导办法。
本次出台的相关举措包括日均12小时、每年365天的“白加黑”延时服务时间标准和大于三分之二服务面积的空间标准。充分释放群众夜间充电的“黄金三小时”,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将大力支持向社区、村居、园区、楼宇、商圈等延伸,全力构建大动脉通畅、小血管丰富的浦东公共文化延时服务新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台最新举措中包括提出五折收费的定价原则。在社会化主体参与、多方共担成本的前提下,浦东经论证提出同一区域、同等服务相对市场五折收费的基本原则,夯实延时服务的事业价值基石。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表示,通过延时服务让供需对接更加精准高效,特色服务品牌如雨后春笋,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倍增释放,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力。以“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为目标,让更多人群走进来,心心念念想要来,欢天喜地就爱来。此外,浦东还将重点针对年轻、青少年等群体,推出文体旅融合等特色“年轻态”文艺服务。
下一阶段,浦东将着力全面深化“1+36+X”的三级公共文化延时服务体系,1+36即区级和36个街镇场馆全面深化实施,X即鼓励条件成熟的各区级、各街镇场馆向村居、商圈、社区等需求集聚人群、区域延伸,鼓励吸纳一批社会主体运营的文化场馆纳入全区延时服务体系。
监制:杨静
策划:许梦可
记者:梁志玮
编辑:张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