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水是整个城市的生命之源
作为近代中国城市供水的起点
上海市杨树浦水厂
它历经了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一个跨越
它见证了浦江两岸的巨大发展变迁
行走在上海杨树浦路上
一片英式城堡建筑群显得格外醒目
青砖筑墙嵌以红砖腰线
黑、红两色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它就是有着140年历史
被誉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
也曾是远东地区历史最长、供水量最大
设备最为先进的大型水厂
杨树浦水厂
犹如一座工业与艺术相结合的城堡伫立在黄浦江边
这里镌刻着这座城市工业起步的时间
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令人回味......
杨树浦水厂是重要的近代工业遗产建筑,保存完整,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树浦水厂建筑本身有过多次扩建改造。据史料记载,1911年,水厂占地面积扩展至14.05万平方米;1930年期间,水厂占地面积扩大至25.7万平方米,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水厂。难能可贵的是,在百年扩建改造期间,杨树浦水厂始终坚守统一的建筑风格,城堡式的外观从未改变。
在功能上,杨树浦水厂也经历过多次改造升级。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杨树浦水厂对沉淀池进行挖潜改造和设备扩建,升级为自动排泥系统。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水厂进行自动化系统改造。2004年至2008年,杨树浦水厂36万吨深度处理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开创了上海自来水厂深度处理的先河。
如今,杨树浦水厂依然在为上海居民供水,日供水能力达140万立方米,约占上海全市供水规模的11%,满足了杨浦、虹口、普陀、静安、宝山等五个区近30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
目前,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中。在上海各大水厂中,杨树浦水厂改造可谓最难。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厂区内十分复杂,既有生产设施与百年历史保护建筑纵横交错。标注“1902”“1921”“1925”等年代的建筑随处可见,施工中必须避让。技术团队决定采用“分步改造、分期建设”的工程措施。在施工中,首次大量运用全套管硬切割咬合桩等新技术,采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系统实现全过程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水厂与城市的发展是同步的
其承载着历史的厚度
城市的温度 发展的活力
为千家万户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清流
2023年,杨树浦水厂迎来了140周年的华诞
它饱经沧桑却依旧风华正茂
与浦江之畔的滨水秀岸交相辉映
坚守着造福于民的初心
成就着水润申城的美丽图景
文物小课堂
文物名称:杨树浦水厂
文物地址:上海市杨树浦路830号
保护级别: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空间特征:整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其外观设计在英国传统哥特城堡样式的基础上,既保留了清水砖墙、红砖腰线等众多西式建筑元素,又融合了双坡屋顶、出檐口等中式传统建筑元素,巧妙体现了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而建筑细节又处处呈现出精美精巧的细部特征。例如,建筑檐口统一采用砖砌雉堞式;门窗采用有尖拱、马蹄拱等样式。强烈的冷暖色彩对比,以及建筑立面富有韵律、重复出现的装饰性元素,塑造了杨树浦水厂建筑群独特的整体形象。
监制:吴善阳
策划:张寄予
记者:俞翔
素材来源:上海杨浦 乐游上海 澎湃新闻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