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正值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10周年,上海浦东全新打造的“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周年改革建设成就展,以1000余幅图片资料、百余件实物、10处多媒体亮点展项,展现这片“试验田”结出的累累硕果。该展览参观排期已至明年2月。
在11月15日举行的浦东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浦东新区表示将始终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让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承载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浦东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窗口。2020年,“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在浦东展览馆亮相。如今,浦东展览馆与浦东开发陈列馆,以及全新开幕的浦东历史博物馆,一同构成“浦东开发三部曲”。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浦东新区还持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区优化3级阵地网络及192个特色阵地,推出“四馆一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核心圈,打造东岸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注册志愿者人数超130万人。
为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浦东新区也以改革为抓手,已在全国率先试点“文体旅一证通”,将31个文化、体育和旅游行业的审批事项融合为一,统一准入门槛不受限,并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
以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为例,按照“优先准入一批,提升一批,引进一批,淘汰一批”原则,浦东新区从今年3月之前全区仅有25家持证民宿,到目前持证民宿突破200家,全年直接推动旅游人数增长约50万人次,拉动综合性消费约20亿元。
如今在浦东新区,浦东群艺馆等40余家公共文化场馆告别“朝九晚五”,在全市首创公共文化延时服务;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浦东美术馆等文化地标次第绽放;“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在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新址拉开帷幕;浦东首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参赛方已扩展到112座城市……
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文化产业营收765.82亿元,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23.8%,预计年度营收接近1700亿元。
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浦东新区正在打造文化事业产业双高地,建设一批特色文体场馆,升级一批重大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集聚一批龙头文化企业,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监制:陈雯
策划:许梦可
记者:胡祎玮